close

DSC05311.JPG

小時候家裡窮,說真的在那年代放眼周遭十幾里方圓也沒見有幾家是富裕的,除了我上篇描述那位住在紅磚圍牆大宅院內的小學女同學和當地的一位大地主,當然;街上豬肉舖那胖子家應該過得也不錯,我想。

說起像咱家這一類的平民百姓;在當時雖說是吃得寡油少肉,但飯桌上倒也不至於完全不見葷腥,偶而也會有盤閒雜魚等或肉絲炒什麼的神氣活現的擺在桌子正中央。那年代每家媽媽做菜都練得一手好刀工,就說肉絲吧;硬是切得像絲線般細,吃飯時如突來一陣風,大夥兒會不約而同地用手護住那盤肉絲炒什麼的,要不肉絲被風吹跑了,大夥兒這餐就只能吃素了。當然這是說笑話,只是比喻當時媽媽們勤儉持家的不易罷了。

今早逛菜市場時,看到肉舖攤上擺放著幾卷豬皮,想起了小時候老媽怕我們寡油少肉太久,腸子缺油水滋潤有損發育,偶而會弄一道豬皮燜花生給我們打打牙祭,油滋滋的豬皮加上經豬皮的膠質加持過的花生,在那時簡直是餐桌上的聖品,吃完後那滋味在口齒留香個三五天都不會消散。

為了重拾舊時滋味,當即向肉販買了一埢豬皮,又拐到雜貨舖買了一斤花生,回家後將記憶拉回半世紀,循著老媽做這道菜的步驟燒將起來。

有道是「沒有三兩三,那敢進廚房」。老子也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鲜。你想以前做媽媽的容易嗎?抽斗裡沒幾文錢,等著吃飯的孩子倒有七八九十個,人家媽媽們就有辦法變出無米之炊。若擺在現在個個都有本事當總統治國,治國之餘還能自己下廚燒飯,也不必每月花六萬元請啥個御廚什麼的。

閒話少說;言歸豬皮燜花生,先將捲起的豬皮攤平切成正方形以符合孔老夫子「肉不方不食」的基本原則,蔥、薑,蒜、辣椒入油鍋爆香,倒入豬皮翻炒後加糖少許、黃酒、啤酒、醬油若干,若干的意思就是沒個準;完全憑自己的感覺下料,再將浸泡好的花生倒入,丟兩顆八角蓋上鍋蓋燜它個半個鐘頭左右,大概就差不多了。

牛車不是推的,豬皮不是吹的,「老豆食府出菜必屬佳餚」有圖有真相,看倌們,您就請個好唄,上菜囉。

DSC05313.JPG

附送小菜~~辣椒豆鼓小魚~~

DSC0530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9) 人氣()